来源:爱酷猪责编:网络时间:2025-07-14 18:31:56
提到迷你世界这款游戏已经获得了许多网友们的喜欢,大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冒险的刺激感,很多人在第一次接触迷你世界的时候就爱上了这款游戏。
在这里你能够与好朋友们一起徜徉在虚拟世界里,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完成的愿望在这里都可以实现,所以迷你世界也成为了很多网友的最爱,但是最近关于这款游戏也存在很多的争议。
迷你世界与我的世界都属于沙盒游戏,很多网友也在这两款游戏之间进行选择,他们各有各的好处,虽然存在一些竞争,但是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多一个选择也不是什么坏事。
很多网友听信了网上的谣言,认为迷你世界已经下架,但是如果你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这款游戏依然存在,最终的审判结果就是游戏没有下架,依然可以下载,你照样可以在这款游戏中体会单纯的乐趣。
迷你世界是一款很有趣的游戏,在这里你可以建造自己想要的一切,不管是城市,乡村,房屋还是城堡,你都可以用一些小方块来搭建属于自己的梦幻王国,所以在这个微缩世界里你能够享受当主人的感觉。
这款游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希望能够让网友们有更好的体验,作为一个不断精进的游戏,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在游戏里有很多人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一起探险,这个游戏也能够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所以如果你也喜欢玩游戏,不如一起来试一试。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蔡姝越,南方财经全媒体 记者吴立洋 上海、北京报道
而这一判赔数额是在网易的二次修改,以及法院计算迷你玩应赔偿的金额后综合得出的结果。
从判决结果来看,广东高院支持了网易要求迷你玩赔偿5000万元的诉请。
此外,裁判文书中指出,因迷你玩方以“相关证据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披露《迷你世界》具体营收数据,法院便根据迷你玩公司曾引用的移动应用市场数据平台App Annie中数据来计算其营收。在扣除《迷你世界》2016年11月至2019年6月的服务器成本约5261万元后,法院计算得出《迷你世界》游戏全部获利约为31585.23万元。
上海协力(杭州)律师事务所曾祥欣律师也向21记者分析指出,从判决书中公布的庭审细节不难看出,《迷你世界》游戏实际的获利很可能远高于法院的认定:法院曾责令被告迷你玩公司提供有关《迷你世界》在iOS渠道和Android渠道的收入证据且明确告知其可作为保密证据提交。但被告迷你玩公司宁可承担5000万元的赔偿责任也不愿意向法院提交《迷你世界》各渠道的收入,已经足够说明了实际收入应当远在法院认定的数额之上。
另一方面,广东高院并未通过网易要求迷你玩停运《迷你世界》的主张。
首先,沙盒类游戏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该款游戏的部分著作权由开发者和玩家共享。法院认为,考虑到《迷你世界》的游戏类型为“生存-建造”沙盒类游戏,玩法上的高自由度是其特点和卖点。游戏中的“迷你工坊”是用户生成内容(以下简称“UGC”)的集合平台,包含大量玩家创作的新地图或其他艺术作品,这部分内容的著作权可能由玩家单独享有或者其与游戏开发者共同享有,代表了玩家群体的合法利益,不宜被忽视。
同时,网易指出,迷你玩公司大量使用《我的世界》游戏核心元素,造成两者游戏体验上高度相似,导致玩家混淆误认,侵害的是网易公司作为经营者享有的合法权益,亦破坏了游戏市场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
针对网易的指控,迷你玩方则答辩称,《迷你世界》中涉案的游戏元素、功能、数值与《我的世界》并不相似,且不具备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内。同时,迷你玩认为,《我的世界》的预设内容画面中,不符合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下简称“类电作品”)中动态画面的“固定性”和“连续性”要件,不构成类电作品,亦不能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
而在二审过程中,迷你玩是否侵犯网易诉请保护的著作权,成为了一大争议焦点。二审裁判文书中指出,此节争议焦点在于游戏玩法规则等非画面内容能否涵盖于游戏画面著作权保护范围的问题。
同时法院认为,综合来看,《迷你世界》中存在230个基础、核心游戏元素与《我的世界》相应的游戏元素一一对应且相似,游戏元素组合所形成的多个要素系统高度相似甚至完全一致,且多项数值体系设计相同,玩家以此为基础的游戏体验也基本相同,已经超出合理借鉴的界限,以上行为已可以判定迷你玩公司直接攫取了他人智力成果中关键、核心的个性化商业价值,以不当获取他人经营利益为手段来抢夺商业机会,构成不正当竞争。
对此,上海律协知产委副主任、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傅钢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指出,游戏作为一种具有交互性的娱乐和欣赏方式,有其区别于传统作品的独特的交互式设计(在本案中被称为“游戏元素”)。这种交互式设计由于其“形式化”和“符号化”较弱,难以直观地把握,因此多被认为属于“智力活动规则”等范畴而不承认其具有可版权性。
“不过,经过近20年的司法审判的发展,我国司法审判机关在各类案件中已经基本可以对换皮游戏进行识别和规制。”他说。
另一方面,傅钢则指出,反 不正当竞争法始终是纠正网游领域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兜底法”,如果的确有不正当性,即便用《著作权法》不够有效的规制,终究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因此,对于目前仍然对走捷径‘换皮’研发游戏仍心存幻想的游戏行业从业者而言,建议放弃侥幸心理,认真独立的研发自己的精品游戏。”他说。
北京元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磊则认为,在当前国内游戏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且游戏社交愈加普遍的情况下,玩家已经学会“用脚投票”,在大部分玩家支持正版A游戏的情况下,很少会有人选择换皮的B游戏。
“值得警惕的是,‘换皮’这个概念,当下更多是被游戏公司用于垄断玩法。当然,《迷你世界》案并不涉及这个问题。”孙磊表示。
判决结果公布后,《迷你世界》旋即对游戏内部分素材进行了调整,例如,《迷你世界》中部分方块素材的形状、外观有所变化,部分游戏内怪物也被删除。
据了解,其中部分修改是迷你玩在2021年一审判决后完成的,但据相关玩家描述,截至目前其所进行的调整对整体游戏风格和玩法影响不大,最终的修改效果可能还需要等到二审判决要求的一个月修改期过后进行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判决书中还强调,对玩法规则层面的相似性分析不能脱离玩家的游戏体验。
而如果这部分素材被全面删除,势必会影响《迷你世界》玩家在游戏内的虚拟资产和游戏体验。就像前文提到的,判决书中也指出,UGC内容的著作权可能由玩家单独享有或者其与游戏开发者共同享有,代表了玩家群体的合法利益。
截至发稿前,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了迷你玩公司,对方表示暂不方便公布相关UGC内容的处理方案;随后记者向网易方面询问其对于相关内容处理是否有所预期,网易同样表示不便接受采访。
“玩家间的‘万年骂战’终于有了结论,但他们对于游戏的信心是否还存在,才是《迷你世界》后续运营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的症结所在。”孙磊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迷你世界》亦是一款沙盒类游戏,由迷你玩公司推出,上线时间为2016年5月。后经产品迭代更新,该游戏推出多个版本。据企查查显示,迷你玩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青少年领域的手机游戏开发运营商。
一审判决后,双方均不服,分别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
全额支持索赔金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网易公司的主要上诉理由为一审判赔额过低,且未判令迷你玩公司停止运营《迷你世界》,认为该判决存在不当。迷你玩公司上诉称,《我的世界》预设内容画面,缺少电影作品通常有的角色、情节等,未形成较为集中的游戏动态画面表达,不构成类电作品;《迷你世界》与《我的世界》不构成相似,不构成改编关系等。
2021年4月22日,广东高院受理该案后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广东高院经审理后进一步认定涉案两款游戏属于沙盒类游戏,两款游戏的整体画面构成类电作品。但对于网易公司关于迷你玩公司侵犯其著作权的诉请不予支持,仅支持了其关于迷你玩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诉请。
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多次联系采访迷你玩公司及其代理律师,截至发稿,未收到其回复。
释明二审改判依据
据了解,该案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因其判赔额创下同类案件新高,更在于其首次认定沙盒类游戏画面构成类电作品,即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所规定的视听作品,并且对涉及视听作品著作权保护范围、游戏玩法规则设计能否构成表达及其与视听画面的关系等著作权热点问题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