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人武僧 中国服装制造业:从崛起走向辉煌的 40 年

来源:爱酷猪责编:网络时间:2024-05-28 18:07:59

众所周知,美国在以科技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方面非常强大,很多人愿意关注这个看似更先进的产业。但事实是,高端制造业从来都不是美国经济的最大支柱。

当我们谈论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术语是:国民经济。

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由全体国民支撑的国家的经济。

前些年中美竞争,人们往往把焦点放在高精尖工艺芯片等尖端科技领域,但事实是美国GDP的70%是由家庭消费支撑的,3亿美国人的消费规模约相当于整个中国的GDP。

所以如果有人要跟你谈中国经济的崛起,他一定会谈中国的消费行业。

说到中国消费,首先绕不开的就是中国的服装制造业。

中国服装品牌与消费者40年

如果要把中国服装品牌的诞生和成长划分为几个阶段,那么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20年,我称之为孕育、萌芽阶段;从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则是成长、探索阶段。从2020年起,一大批逐渐找到自身品牌价值的服装品牌,正迈入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全新发展阶段。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服装品牌是中国人消费意识变化的最好见证者,品牌的成长伴随着消费者的成长,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其他行业或许很难找到。

上大学的时候,参加校际交流活动,第一次被要求穿正装。当时国内知名的正装品牌很少,国际品牌也不是学生能买得起的。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两个地方:学校附近可以定制西装的店,还有海澜之家。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毕业。从小时候在篮球场上穿着科比球衣,到招聘面试时穿西装打领带,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如果你穿着某个品牌的衣服,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理想的工作,很难不对这个品牌产生滤镜。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对海澜之家有一个奇怪的“迷信”,不知道穿什么衣服、换季想买衣服、出差气温下降没带够衣服时,他都会去店里逛。用他的话来说,海澜之家之于他,就像南京大排档之于大家——当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直接走进去,它总会给你一个合适的答案。

它让人放心,而且很难出错。

有一年他来北京出差,暖气还没开,气温就下降了不少,他跑到酒店买了一套和偶像同款的衣服。不知道是因为穿了和偶像同款的衣服很开心,还是因为在气温意外下降的情况下买到合适的衣服,感觉神清气爽。反正我当时坐在咖啡厅的窗边,远远看见他朝我走来。我的第一感觉是:

咦?怎么变帅了呢?

明朝有个叫沈子金的人,写了一出著名的昆曲剧目《望湖亭》,讲的是一位叫钱万宣的秀才,为表妹相亲结婚,结果假戏真做。剧中有一句很著名的台词:“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装扮也是要紧的。”

可见,穿什么衣服不仅影响找工作、见老同学,还影响找对象。所以我总有预感,等他结婚的时候,西装也得是海澜之家的。

这种影响是双向的。

中国现代服装业起步于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1954年至1978年,中国人口增长3.5亿,人民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土地种植,为了优先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曾有一句著名的口号:“棉花不与粮食争地”。

直到1983年12月1日,中国才正式废除布票、线票、棉票,所以我在本节开篇就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二十年熊猫人武僧,应该划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孕育、诞生阶段。

2000年前后,国内服装品牌大量创立。前文提到的海澜之家也诞生于这个时期,并于2002年在南京中山北路开设了第一家门店。长期以来,海澜之家的口号是“男士衣柜”,但随着消费者和消费市场的增长,品牌也在探索和思考自己未来的品牌价值到底是什么。

在20周年品牌价值宣传片中,海澜集团董事长周立臣公布了新的价值主张,那就是“打造活力服饰,服务每个人的辉煌”。

只有中国品牌才能做到的设计

从OEM开始,到制造工艺成熟,到本土品牌的诞生,再到受到海外品牌冲击而遭遇危机,我们开始重新探索、寻找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

服装行业是中国整个制造业的一个典型缩影,但更特别的是,它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绝对先锋——服装行业是中国第一个完成本土化的消费品制造业,毫不夸张地说,服装加工贸易赚的钱是中国制造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中国社会经过20年剧烈的发展,在服装行业,一批品牌在陪伴中国普通消费者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套属于中国本土企业的设计理念和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

很多西方时尚品牌追求前卫、先锋的设计,但中国本土品牌,无论衣食住行,往往首先追求实用、舒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通过产品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更加接地气的设计取向,和整个行业起源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有关,也和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的务实主义分不开。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话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现实的民族,中国美学应该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中诞生。

简单来说就是以人为本,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也造就了中国本土品牌独特的设计哲学。

海澜之家初心:坚持大众生活需求

以海澜之家为例,品牌最新提出的四大设计原则为“适应人体”、“优化人体姿势”、“满足人的需求”、“满足人的愿望”。

这家本土公司在服务本土消费者的20年中,积累了超过8000万条体型数据,研发了无数服装设计和裁剪专利。一件男装就能有12个尺码,远远超过了很多海外品牌只有S、M、L、XL尺码配置。公司力求在兼顾更多人群的同时,让每个人都满意。

同时,这些尺码不仅让你穿着舒适,还兼顾了对身材的修饰。比如一套西装,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身材需求,可以穿出多种风格。经过千百次的版型调整,无论是肩宽腰细的Y型身材,还是有点小肚腩的B型身材,都能达到更好的穿着效果,优化穿着者的身形。

同时,针对不同细分场景的需求,品牌也会采用不同的设计,以达到最佳的功能性。例如,针对商旅场景,海澜之家在特定外套的领口处设计了隐藏式充气U型枕。例如,户外外套的内胆和帽子都是可拆卸的。

而“专家之意”更多的是中国文化的实用审美层面,对此我感触颇深。

海澜之家的新价值主张

今年上半年,一款名为《大师》的法国游戏在游戏圈非常受欢迎。它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功夫徒弟走上复仇之路,追查杀害家人的凶手的故事。作为一款独立游戏,它的质量相当不错,但它在中国走红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上有一种炒作,称这款游戏是“外国人教中国人如何输出文化的教科书”。

我玩了这个游戏之后,非常生气,因为我发现所谓的“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只不过是一个噱头,任何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游戏所谓的“中国文化”漏洞百出。

比如有些场景门上贴的对联明显是谷歌翻译的;比如中国人看守大门的石狮子,被制作方摆放在了地下室书柜两侧,头顶上还放了个时钟(风水师气得想掀棺材盖);比如游戏中复活的道具上刻着“万岁万岁”,这是《战国策》里的一句话,是古人形容君主去世的“高情商语句”。

十年前,我在魔兽世界里扮演过熊猫武僧,也看过电影《功夫熊猫》,熊猫人的种族信仰叫“道法自然”,而功夫熊猫里阿宝追求的武术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我当时也好奇,为什么不是中国人来制作这样的游戏和电影。直到我自己开始创作内容,才越来越发现,这些看似中国元素背后的核心,依然是一种非常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对中国元素的美国式诠释。

中国人需要更多的本土品牌来诠释我们自己的文化。

两个月前,海澜之家还推出了名为“道教自然山水人间”的系列,这是与90后独立插画师叶绿英联名的卫衣系列。卫衣上的图案大部分来自于叶绿英的画作《望山图》,而叶绿英的《望山图》灵感则来源于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

叶绿英作品《望山》

这种看似简单的理念运用,其实是中国品牌才能做到的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国产品牌的升级之路

谈设计、谈理念、谈文化,但归根结底一切都离不开产品。要保证产品和品牌的不断提升,产业升级也是必由之路。

服装行业一直是中国制造的先锋,而服装行业走向数字化、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面料技术研发、智能制造、服装设计等是必然趋势。海澜之家也为此制定了三大未来发展战略。

第一是数字化转型。

经常看我们文章的读者应该对此并不陌生,消费品牌通过建立完整的大数据体系,帮助打通全产业链的信息流,实现从产品研发、仓储、到线上线下门店的全渠道网络信息覆盖,强化产品、品牌、渠道之间的协同,从而延长品牌的成长曲线。

二是认真研究门店的战略布局。

需要明确的是,线下业态不会消失,像海澜之家这样诞生于2000年左右的传统国货品牌,已经积累了20年的门店业态运营管理经验,以及大量线下高频用户及其用户反馈,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产,也是区别于其他品牌的重要优势。

Home 打造活力四射的服饰,让穿着者的生活不再错过重要时刻

海澜之家要“服务每个人的精彩”,陪伴将是重要主题,线下门店是保障这一点的重要渠道。当渠道发生变革时,这些品牌并不需要抛弃线下门店,而是像海澜之家一样创新门店业态,以“布局精、品质高、体验强”为引领,加速入驻地标性商业综合体,整合协同海澜之家集团旗下品牌资源,打造满足全家需求的一站式服饰购物体验。

三是成立海澜云服务实验室,通过技术研发,给产品注入科技含量,给行业注入活力。

很多人的印象是消费品行业往往没有研发,但事实上,新材料、面料、服装设计开发等综合研发能力往往是消费品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所谓“适应人体”、“优化人体姿势”、“满足人的需求”、“满足人的愿望”四大设计理念,最终都要靠以人为本的研发,最终要靠过硬的产品实力来实现。

海澜之家未来的三大战略,其实是服饰行业整合研发、生产、电商、门店的一次新尝试。

结论

纵观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历史,以及海澜之家20周年的近期品牌价值定位,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价值延伸,需要更多伴随中国人一起成长、关心每一个平凡个体光彩的本土服装品牌来弘扬。

周立臣董事长在海澜之家20周年品牌价值宣传片中表示“让每个人都穿上有活力的好衣服,创造自己闪耀的人生,共同创造时代的辉煌”。

陪伴每一位闪耀的人,是一个20年中国本土品牌美好而感性的愿景与价值观。

新疆棉花事件爆发时,一位生活在海外的朋友跟我聊天说,她发现自己能记住的品牌几乎都是海外品牌,一时间不知道下次回国要穿什么衣服。

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答案会变得简单。

——穿国货。

星际情报局

加入媒体平台

36氪/虎嗅/瓜网新闻社区/网易新闻/

喜马拉雅/雪球/腾讯新闻/凤凰新闻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