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什么都知道:探索鱼类心智与文化的科普佳作

来源:爱酷猪责编:网络时间:2024-05-29 11:01:59

鱼无所不知

[美国] 乔纳森·巴尔科姆 | 作者

译者:肖萌、赵静文

2018 年 8 月未读 · 由 制作

豆瓣评分:9.3分

关于鱼类种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很多,但很少有像这本书一样关注鱼类的思维和文化。在这本书中,你会明白鱼的记忆不仅仅是7秒。它们其实是高智商的动物。它们有意识,有情感,能交流,会使用工具,懂得合作,甚至懂得取悦和欺骗。它们无所不知!

豆瓣点评:

@朱萝纪:很喜欢这种特别的科普书,鱼儿什么都知道,而我们却对它们一无所知,作者写得挺幽默有趣的。

@曾海怪:很轻松很好读,注重研究其他生物的作者和注重表达人类自我的作者很不一样。

疯狂进化

马特·西蒙 |

吴猛| 译

2018 年 6 月未读 · 由 制作

豆瓣评分:9.0

也许你看过很多科普书,却从没看过如此“重口味”的科普书。海参肛门里反败为胜的隐鱼、任意部位被切掉后都能复原的钝口螈、情欲发作而死的袋鼠……本书将生物圈里各种身怀绝技、怪癖、残忍却又魅力十足的动物,都带给了大家。口味较轻的人“食用”时要小心了。

豆瓣点评:

@我就是我:海参与隐藏的鱼儿之间的互动太逼真了,由衷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五月的麦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暴力的,世界是理性的,作者是幽默的。

灭绝与进化

[美国] Niels |

董利平、周亚春 | 已翻译

2018 年 4 月未读 · 由 制作

豆瓣评分:9.3分

“达尔文进化论”在这本书里被颠覆了。“达尔文进化论”是我们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的理论,对它的理解根深蒂固。然而,这本书通过对跨越亿万年的远古动植物化石的研究,挑战了我们固有的认知,给出了目前被认为是最合理的进化论描述。对于那些对知识“心存敬畏”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缺席可能让他们无法接受。

豆瓣点评:

@鬼谷箫:古生物学方面的好书并不多,这本就很少见。

@:太震撼了。

运动的相对论

史蒂芬杜兰德

张芳 译

2018 年 7 月未读 · 由 制作

豆瓣评分:9.9

这是一本可以让你亲手理解相对论的书,绝对比看方程式、读理论容易得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对论”一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存在,但这本书却让我们以一种有趣的互动方式,破译那些令人费解的现象。借助已经设计好的图形,我们自己动手搬动一张卡片,瞬间就get到了相对论的精髓。没错,在这本书里,一张卡片就能带你进入爱因斯坦的神奇时空。

豆瓣点评:

@想吃可乐饼:原来如此!!! #形象、直观、简洁、易懂#。

@夏潇语:长大后,你很少有机会自学知识。但通过实践获得的信息就像你小时候上的常识课,即使过了多年也不会忘记。

思想的声音

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自己的思考,是人类赋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凯文怎么了?

[美國] 萊內爾·施萊佛 | 作者

李瑶李平 | 译

2018 年 11 月未读 · 艺术家制作

豆瓣评分:9.9

本书用一个极端的故事,揭示父母与子女之间最激烈的纠葛创世之书4-4怎么过,用一位母亲的亲身视角,去质疑:那些关于父母责任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真的适合每一个家庭吗?在这里,你会看到那些可能被自己忽略的小问题,在“凯文式悲剧”发生之前,付出很多汗水,做出改变。

豆瓣点评:

@Yi:母爱可能是大多数女人与生俱来的,但并不是每个女人生来就懂得如何做母亲。

@Liang:我不知道该责怪谁,该有什么样的感受,该怎么想。我只知道这本书与我过去读过的任何一本书都不同。

生而有罪

[南非] 特雷弗·诺亚 |

董帅| 译

2018 年 2 月未读 · 由思想者出品

豆瓣评分:9.3分

这是一本用微笑讲述苦难的书。我们听过很多人们从贫民窟奋斗到世界舞台的例子,那些故事无疑鼓舞人心,但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因父母跨种族婚姻而“生来有罪”的美国当红脱口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口中,这个故事多了几分幽默,让人感觉像是来自回忆录的脱口秀,却更令人感动。

豆瓣点评:

@苏小朵:很好,简直就是南非版的《美丽人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笑”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它不能消除恐惧,却能让你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充满勇气。

@一段儿:这可能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本书了,它彻底打破了我对传记的刻板印象。

发现的喜悦

[美國] 理查德·费曼 | 作者

朱宁燕 | 已翻译

2018 年 3 月未读 · 由 制作

豆瓣评分:9.3分

你也许不知道理查德·费曼是谁,但你一定知道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费曼是推动原子弹研制的重要人物,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天才科学家”。这本书讲的是“天才科学家的培养”。他的父亲如何乐于带他认识世界,他如何享受“发现”事物的乐趣。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距离“天才科学家”还差多少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豆瓣点评:

@恶鸟:大师都是有联系的,有点像物理界的王小波,只不过一个是知青上班时在农村,一个是战争时期参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但两人都能发现有趣的东西,无论是科学、信仰、还是哲学。这本书和王小波的精神家园同属一个推荐级。

@■■■■■:即使聪明有趣的人已经去世多年,人们还是会时不时地谈论他们,比如王小波、费曼。

艺术触手可及

世界上有那么多聪明人,他们辛勤劳动,创造了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学会欣赏他们是很有趣的。

创作:梵蒂冈博物馆的珍宝(修订和更新版)

[德国] Anja Grebe | 编辑

郑可译

2018 年 12 月未读·艺术家版

豆瓣评分:10.0

这是一本可以带你回家的梵蒂冈博物馆的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梵蒂冈博物馆是无数年轻人向往的地方。这本书收集了博物馆里一千多件珍品。之前看过一些相关的画册,但这一本是博物馆藏品收集最全面的一本。但有一个缺点...有点重。

豆瓣点评:

@汨船:我很自豪拥有这本书,读着读着就感觉到上帝很爱我。

@Blue:我希望有一天能去一次圣地朝圣。

梵高的手稿

[荷兰] 文森特·梵高 |

[美国] H. Anna Sui | 编辑

57°N 艺术团体 | 翻译

2015 年 12 月未读·艺术家版

豆瓣评分:9.4

本书将帮助你通过梵高本人的“书信+稀有手稿”了解他。通过精心挑选的梵高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信,配上他的画作和非常稀有的手稿,我们可以与梵高“亲密接触”。相比那些纯文字的书信集或第三方“解读”,这更直接、更全面。即使是艺术新手,也能通过这本书了解梵高。

豆瓣点评:

@Lily:我太喜欢这本书了!里面有信、画作、手稿和信中的图画。通过比较,我可以更真实地了解梵高。

@北纬:“我只想从绘画中得到一条活下去的路。”读信比读各种传记靠谱多了,他真的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

成人也可以阅读的儿童读物

当我们习惯了成人世界的复杂之后,儿童读物中简单直接的语言、朴实真挚的故事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美国] | 作者

刘畅 译

未读·未小读 2017年3月出品

豆瓣评分:9.2

虽然定位为儿童绘本,但却触及成年人的痛点。当你觉得“推理”很无趣时,这本绘本便出现了。让你在童趣中收获哲学。你为何会被别人误解?在父母眼里,为什么不结婚就是错的?为什么你常常会收到不同人的不同评价……看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

豆瓣点评:

@猫七:如果我有孩子,我希望向他学习如何认识世界,与他一起再次成长。

@麻花:这种绘本好像更适合大人看,能让人拨开迷雾。

阿尔茨海默先生

陈益辉薛慧英| 合著者

2018 年 10 月 未读 · 由未读制作

豆瓣评分:9.4

这是国内少有的以老年痴呆症为主题的绘本。书中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将这种疾病设定为“阿尔茨海默先生”的形象,既没有妖魔化老年痴呆症,也没有忽视它。孩子们用正常的心态就能理解这种疾病。别说孩子了,又有几个成年人能真正接受亲人患病或死亡的事实呢?所以这不仅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的绘本,更是一本写给每个人的生命教育书。

豆瓣点评:

@:画得好美,温柔、静谧。

@未生:一直对老年痴呆症相关的作品很感兴趣,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现实其实很残酷,但这本书的作者写得可爱又温柔很美好~

给这些书打高分的人很有创造力

优秀的科幻小说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幻想,而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合理假设,是好奇者的“生命之光”。

沙王

[美国] Kurt 等人 |

姚向晖等| 已翻译

2018 年 11 月未读 · 艺术家制作

豆瓣评分:9.5

对于科幻迷来说,这本“合集”无疑是一场让你大饱眼福的盛宴。因为里面收录了25位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对于没有看过这25部作品的人来说,你根本不知道下一部作品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很多人被书中收录的《冰与火之歌》吸引,但最后却成功掉进了筒井康隆的《站立的女人》和格雷格·贝尔的《血色音乐》的坑里。

豆瓣点评:

@大舌:这些都可以拍成一部20-30分钟左右的短片,其实黑镜确实应该从这里选一些素材。

@Ender:个人还是希望看到这种作品合集的,毕竟我们的精力有限,广撒网地收集科幻名著,哪怕有不喜欢的,慢慢看也能了解百年来的科幻史。

错误的未来

[加拿大] Ellen |

孙璐 译

2018 年 12 月未读 · 艺术家出品

豆瓣评分:9.0

这是一本披着“科幻”外衣讲述“自我成长”的书。主人公穿梭于“完美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从“迷茫”到“成长”。很多人都会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都在追求美,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但这对吗?或许你能从主人公身上得到一些启发。

豆瓣点评:

@朱老板:300页,4个小时看完。题材和想象力都不错。最后几章更像是剧本的表达。期待电影。

@角*:故事背景看似俗套,却又不落窠臼,是一个回首人生岔路的有趣隐喻。

互动优势

读了那么多书的介绍

哪本书在您的“想读”清单上?

欢迎在下方投票或者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将随机抽取3位幸运读者

赠送你最想读的书

也欢迎大家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并截图发到后台

如果参加人数较多

我们会优先为转发文章的读者送福利

(投票截止时间:2019年2月3日23点)

编辑器 =

图片来源=网络

贡献/合作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